外匯

1、美元:持續升值難度大

美元指數上周曾觸及2020年8月以來的新高點96.26一線,雖然回撤至95.50一線,但強勢特徵依舊存在,目前基本圍繞96.00上方運行。本周需要關註上周高點96.30附近的壓力。由於整體匯價漲幅較大,技術回撤有望隨時出現。綜合觀察,美元指數持續大幅上行難度較大。

2、人民幣:或再現小幅回升

美元兌人民幣整體呈現低位運行態勢,上周最低下探至6.3655,但技術反彈隨即出現,目前已漲至6.3900附近,匯價短期有止跌的趨勢出現預計本周匯價有望出現沖高回落走勢。

3、歐元:延續弱勢格局

歐元兌人民幣繼續延續弱勢調整格局,上周繼續刷新回撤低點至7.1900下方,目前回升至7.2000關口上方,持續單邊下行后,目前趨勢減緩,但由於空頭完全主導市場運行,因此弱勢格局依舊會延續,本周需關注匯價築底情況。

(來源:匯金天祿公眾號)

 

外貿

中國六個港口躋身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榜前十

世界銀行和集裝箱航運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最新發佈的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排行榜顯示,6個中國港口進入榜單前10名。

據介紹,此次IHS Markit是基於船舶在港停留時間等指標,對全球各地的351個集裝箱港口的周轉效率進行了排名,形成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排行榜。

該排行榜公布數據顯示,進入榜單前10的6個中國港口,包括赤灣港(第3名)、廣州港(第4名)、高雄港(第5名)、香港港(第7名)、青島港(第8名)和蛇口港(第9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政策

上海港獲批試點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

11月18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批複同意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按照《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同意自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

根據批複,國務院同意在臨港新片區內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利用其全資或控股擁有的非五星旗國際航行船舶,開展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與上海港洋山港區之間,以上海港洋山港區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試點。

上海市委研究室經濟處副處長宋鵬霖表示:上海港在航線覆蓋面及集裝箱拼箱貨物體量方面,有較大優勢。提升沿海捎帶政策效果,鼓勵沿江、沿海、國外貨物,在洋山特殊綜保區與本地貨物進行中轉集拼,可進一步優化國際貿易航線網絡布局,減少運力浪費,提高貨物集並和轉運效率,降低外貿進出口貨物的綜合物流成本,提升上海國際航運樞紐服務能級,形成內外循環的關鍵鏈接。

(來源:華夏時報)

 

貨運保險

1、聯合國報告:海運成本飆升或致明年全球進口價格上漲超10%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報告顯示,從現在到2023年,如果集裝箱運費持續飆升,全球進口產品價格水平將上漲10.6%,消費者物價水平將上漲1.5%

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分析顯示,海運成本飆升對不同國家的影響不同。

通常來說,國家體量越小、進口占經濟比重越高的國家,受到的影響自然更多。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受到的影響最大,海運成本飆升將令其消費者價格上漲7.5個百分點。內陸發展中國家(LLDC)消費者價格可能上漲0.6%。在最欠發達國家 (LDC),消費者價格水平可能會上漲 2.2%。

按國家劃分,隨着海運成本飆升,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將上漲1.2個百分點,中國將上漲1.4個百分點;按產品品類劃分,電子產品、傢具和服裝的價格受海運漲價影響最大,全球範圍內漲幅至少為10%。

 

分析還稱,集裝箱運輸成本飆升還將拖累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報告說,如果供應鏈繼續中斷,集裝箱運費每上漲10%,美國和歐元區的工業生產將下滑1%,中國的工業生產將下滑0.2%。

(來源:財聯社)

 

2、供應鏈危機正持續考驗美國

感恩節、聖誕節兩大購物假期臨近,然而美國的商店、超市,甚至是大賣場,從食品、飲料、服裝到日用品經常斷貨。超市貨架補不齊,商品選擇變少,店家也不確定何時才能補貨,甚至撤下貨架標籤。更有大型連鎖超市也恢復“限購”政策,跟疫情剛爆發時一樣,限制顧客購買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的數量。

這場供應鏈危機正在持續影響美國港口、高速公路和鐵路運輸。白宮坦言,2021年假期購物季,消費者將面臨更嚴重的缺貨問題。

這場危機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首先是缺櫃問題,貨櫃短缺導致貨櫃價格比以往高出10倍。根據時代雜誌,疫情前1個40英尺的貨櫃從中國運至美國,要價約4700美元,8月份漲到2.1萬美元。現在要把商品從生產地運到美國,必須支付更高的成本。

其次是西岸塞港嚴重,貨船要一個月才能卸貨。在北美西海岸排隊的貨船,要長達1個月時間才能靠岸卸貨。過去1年多來,美國塞港一直很嚴重,但從7月起又進一步惡化。

再次是缺乏工人缺工使得港口卸貨、卡車運輸的速度被拖慢,商品補充的速度遠不及需求。

最後是美零售業提早訂貨,但貨品仍無法送達。為避免嚴重缺貨,美國零售業者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多數公司會提早訂貨、建立庫存。即便如此,商家擔心,貨品無法準時送達。甚至還有業者自己租船、找空運,想盡辦法加快物流。沃爾瑪、Costco、Target都在僱用自己的船隻,將數千個貨櫃從亞洲運往北美。

(來源:海運網)

 

海外市場

 亞 洲 

1、日本:核心CPI連續兩個月同比上升

日本總務省最新數據顯示,10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價格因素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經季節調整後為99.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1%,連續兩個月同比上升。報告顯示,當月生鮮之外的食品、水電、酒店住宿、汽車相關產品等價格上漲;手機通信費和醫療保健、被服鞋帽等價格下跌。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是推升CPI的主要原因

(來源:新華網)

 

2、泰國:預計2021年GDP增長超過1%

泰國財政部長阿空20日表示,2021年泰國GDP增長可達到1.1%至1.2%,高於財政部此前預測的1%。他表示,2021年促進GDP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國內旅遊市場的恢復,以及政府出台的刺激經濟計劃。阿空預測,2022年泰國GDP增長可達3.5%至4.5%,其增長動力主要來源於對疫情的有效控制、商業活動的復蘇、國內消費回升、出口回暖、促進民間投資、政府出台經濟刺激計劃以及全球經濟的普遍復蘇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3、泰國:今年出口貿易額有望創30年來新高

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22日透露,今年1月至10月,泰國出口額達2227億美元,同比增長15.7%;進口額2211億美元,同比增長31.3%;貿易順差16億美元。相信泰國全年出口額有望增長15%至16%,將創30年來新高。泰國工業品出口已實現8個月連續增長。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歐 洲 

4、德國:被機構認為商業吸引力下滑

根據畢馬威的一項調查,德國作為投資地點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外國投資者正縮減投資。特別是稅收制度和數字基礎設施方面,評分尤其糟糕,較歐盟失去更多競爭力。通過對來自美國、中國、日本和歐洲的跨國企業在德子公司360名首席財務官參與的調查顯示,未來五年內,僅19%受訪者計劃每年在德投資額超1000萬歐元,四年前的比例為34%。受訪者認為,數字基礎設施不足是投資最大障礙。此外,電力、稅收和勞動力成本較高,道路、橋樑和鐵路等物流基礎設施不足也受到受訪者批評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5、英國:擬公布激進充電網擴張計劃:每年新增14.5萬個充電站

當地時間11月21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公布計劃,在2030年前大幅擴大英國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並要求新建住宅、新建商業建築以及進行重大翻新的老建築都必須安裝充電站。約翰遜的計劃是在2030年之前,每年新增14.5萬個新的充電站。這意味着到2030年底,英國將擁有超過155萬個充電站。英國政府還將在2021年底前通過議會推動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立法。

(來源:財聯社)

 

 南 美 洲 

6、巴西:前10個月自華進口額同比增長38.3%

巴西經濟部外貿秘書處(Secex)最新數據顯示,10月巴西對華(包括香港、澳門地區)出口額同比增長14.26%,對亞洲、北美、南美和歐洲等主要地區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20.81%、41.61%、41.57%和24.37%。今年前10個月,巴進口額1772.91億美元,出口額2358.7億美元,累計實現外貿順差585.7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8.3%、36%和29.6%,對中國、亞洲、北美、南美和歐洲出口額則同比分別增長31.04%,34.06%、42.57%、51.17%和30.19%。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非 洲 

7、幾內亞比紹:與我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11月22日,中國同幾內亞比紹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幾內亞比紹外交、國際合作與僑務國務部長巴爾博薩表示,幾內亞比紹願同中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秉持互利共贏理念,在多個領域探索新的合作機遇,並堅信“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將極大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