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雙循環」的提法引起市場廣泛關註。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任誌宏撰文表示,作為中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的對接區,粵港澳大灣區在構建「雙循環」的過程中將扮演起重要角色。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國外的制度、規則、市場結合的對接區,其建設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更關系到中國「雙循環」格局的長遠發展。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指出,大灣區能否從「世界工廠」轉化為「世界級市場」,是實現「雙循環」的關鍵。目前,大灣區不僅有世界級產業體系,也有接近一億的人口,可以比肩世界十大經濟體。放眼未來,這一區域不僅是龐大的生產體,也應該是龐大的消費體。

消費「雙循環」底氣十足

2019年,消費作為我國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消費已經超過投資和進出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力量。

分析認為,消費在GDP中扮演的角色正愈發重要。擴大內需是國內大循環的基本內涵,也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雙循環」的重要發力點。

截至2019年末,粵港澳大灣區的總人口數已接近7265萬,以0.6%的國土面積吸納了全國5%的人口。

人口支撐下,大灣區也在積極開拓消費領域的增量,即新的消費增長點、新品類、新業態。

以廣州為例,直播帶貨成為廣州刺激消費的重點舉措,「這段時間裏,廣州的政府官員(比如區長)、學者、總裁等等,紛紛走進直播間,為廣州品牌、廣州商品帶貨,整個城市的直播氛圍越來越濃厚。」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告訴記者。

然而,深圳作為大灣區區域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其消費能力、社零規模卻優勢不顯著,若按社零總額計算,2019年僅為中國消費第七城。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指出,這主要是深圳兩極分化突出,即富裕的一極消費不多,收入主要用於投資;普通的一極為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掙錢更多轉回家鄉。

大循環背景之下,深圳接下來應如何釋放消費活力?「如果把後者轉化為真正的本地居民,把根留住,可能釋放出更多消費。再有就是解決房價高的問題,讓更多居民有公租房等保障房,解決後顧之憂,也可以拉動內需。」 彭澎如此建議。

投資「雙循環」發力新基建

近日,恒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撰文指出,「雙循環」的關鍵是發力新基建。

談及行業如何實施「新基建+內循環」的落地與變革,多位受訪專家強調,構建「國內大循環」的著力點在於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創新,而新基建正是賦能產業升級的核心之舉。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任誌宏撰文指出,新基建包括的行業大多是大灣區的優勢領域,發展好優勢和領先產業對於國家發展意義重大。另一方面,內循環的穩定也有利於提升大灣區參與外循環的競爭力,有利於保持經濟開放性與創新力。

任誌宏表示,與此同時,大灣區也要積極應對國際產業鏈斷裂風險對「雙循環」帶來的挑戰。廣東省應繼續發揮產業集群內部所涵蓋的分工經濟、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集聚經濟優勢,進一步降低產業鏈的生產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提高大灣區產業鏈全球競爭力,尤其在電子信息領域尤其是集成電路領域、5G領域、高端裝備領域,形成核心主導、全球資源、本土智慧的開放式發展戰略。

外貿「雙循環」強勁回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到,外貿大省廣東此前受疫情影響,不少外貿企業普遍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簽約受阻、外貿貨品積壓嚴重等困難。但也有不少外貿企業轉變思路,嘗試通過「出口轉內銷」化危為機。

據介紹,作為一家以生產電動牙刷為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羅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羅曼科技」)在疫情期間實現了逆勢增長。以往該企業主要為歐美等國際品牌代工,國外市場訂單一度占公司市場份額近六成。

「後疫情」時代,羅曼科技迅速主打國內市場,其國內市場迅速挑起大梁,份額增至八成。「公司1-6月銷售額超過2億元,同比增長近55%,目前訂單已排到9月份。」羅曼科技供應鏈運營中心副總經理羅光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實際上,羅曼科技只是粵港澳大灣區外貿企業加速「出口轉內銷」的一個縮影。今年1-5月,大灣區通信設備制造行業、紡織服裝行業、電機制造行業出口轉內銷成效突出。僅以廣東為例,以外貿為主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內銷占比分別提升0.8個和0.7個百分點。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作為國內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聚集地和規模廣闊、需求多樣的重要消費市場,大灣區更有條件迎接嚴峻的外部挑戰。

任誌宏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可借機增強應對全球貿易格局變化與規則重塑窗口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進外貿競爭優勢從以傳統價格優勢為主,向以技術、標準、質量、品牌、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

廣東在重視「內循環」的同時,也在積極擴大「外循環」。今年前7月,廣東外貿進出口3.73萬億元,同比下降4.3%,降幅較1-6月收窄2.8個百分點。單7月,廣東出口就實現4418.2億元,增長17%,而6月這一數據還表現為下降1.8%。

科技「雙循環」優勢顯著

於科技領域而言,推動「雙循環」也格外重要。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過去,中國的創新主要是集成制造,進口國外關鍵零部件,通過規模化降低成本。未來,中國必須要走一條內循環的創新發展模式,通過國內大市場孵化技術,不斷叠代後輸出國外。」

這樣做的好處之一是為不少零部件制造企業創造了進入大企業供應鏈的機會。珠三角一位3D打印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所在的企業主要為輪船制造企業提供關鍵零部件制造模具,「內循環」趨勢下,企業確實收到了不少訂單。

曹鐘雄還表示,科技「內循環」同時也倒逼了國內不少企業向上遊拓展,攻關上遊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當前科技「內循環」的主要目的在於實現「卡脖子」技術的國內替代。目前,我國在高端數控機床、芯片、光刻機、高端傳感器等領域嚴重依賴進口。

但曹鐘雄認為,要實現「卡脖子」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國產替代仍需時日。當務之急是重視那些暫時落後的國產技術與零部件。「很多國產零部件本身是有市場需求的,只是性能和品質上稍遜於國外,因此得不到訂單。」

廣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萬陸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單純講科技「內循環」是不嚴謹的,創新需要建立在全球分工的基礎上,這樣才最有效率。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也必須建立在吸收國際創新要素基礎之上。

「粵港澳大灣區要做到科技內循環的一個前提一定是在堅持開放的基礎上。」萬陸說。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以國內循環為主,絕不意味著閉關鎖國,構建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是在復雜國際環境下使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的過程,同時也是為更高水平開放蓄能的過程。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在推動科技「雙循環」方面優勢顯著。萬陸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有兩個最重要的特點:一是科技成果產業轉化程度高,二是「一國兩制」決定了其開放程度高。

以廣州為例,廣州坐擁5所「雙一流」高校。僅2018年主要高校擁有各類高層次人才就有2161人,其中九成全職在廣州;主要科研院所23位中外院士,四成全職在廣州,而省部級高層次人才中超九成在廣州。

萬陸建議,除港澳外,粵港澳大灣區接下來應該積極對接全球的創新資源,繼續推動科研管理體系改革。

曹鐘雄也認為,在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下,廣東的資金可以流動到香港的高校,促進源頭創新,也可以吸引香港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廣東這裏落地轉化,並吸引一大批港澳青年從事成果轉化的相關工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