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近日發布的該機構4月份全球貿易增長預測更新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全球經濟,今年上半年世界貿易大幅下滑;各國政府對疫情影響作出迅速反應,減緩了經濟收縮;世貿組織經濟學家認為,盡管2020年全球貿易將大幅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太可能超過4月份預測的最壞情況。

根據世貿組織統計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商品貿易量同比下降3%。對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貿易初步估計顯示,疫情及其相關封鎖措施影響了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全球商品貿易下降約18.5%。這一下降幅度是創紀錄的。鑒於疫情嚴重程度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世貿組織4月20日發布的預測對全球貿易前景提出了兩種可能預測。相對樂觀的前景是世界商品貿易量在今年將收縮13%,相對悲觀的前景是將下降32%。根據今年第二季度貿易數據,世貿組織4月份預測的悲觀前景似乎不太可能出現。按照目前的情況,在今年余下的時間裏,全球貿易每季度只需增長2.5%就能達到樂觀預期。

今年3月份以來,各國加強了疫情遏制努力,大多數國家在4月份和5月份全面實施了嚴格的社會隔離措施和旅行、交通限制,目前這些管控措施正日益放松。綜合來看,疫情應對措施及其影響均反映在各種經濟指標中,全球貿易或已在今年第二季度觸底。從1月5日到4月18日,承載大量國際航空貨物的全球商業航班下降了74%,到6月中旬航班又上升了58%。與5月份相比,6月份集裝箱港口吞吐量也出現了部分回升。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在4月份出現創紀錄跌幅後,也在5月份開始回升。

預測分析還顯示,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相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下降對貿易的負面影響有所減輕,貿易對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的反應可能更弱。究其原因,一是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相比,在當前危機中,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推出速度更快、規模更大;二是對家庭收入的支持以及對疫情最終會緩解的預期,鼓勵了消費者將消費水平維持在高於預期的水平;三是產出下降的大部分集中在餐飲、個人服務和娛樂等服務行業,這些服務業的進口密集度往往低於制造業。

數據顯示,盡管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購買量在疫情危機早期急劇下降,但其他經濟部門在最近幾周已顯示出恢復跡象,電子產品的銷售狀況好於預期。例如,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今年4月份,包括計算機在內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出口額(以美元計算)同比增長30%。此外,疫情危機期間在家辦公還帶動了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服務的強勁需求。汽車銷量也從最近的低點開始反彈。例如,中國汽車銷量在2月份下降79%之後,5月份同比增長5%。

預計2021年全球貿易增長率將接近5%,遠低於疫情前的增長率。要想讓全球貿易增長迅速回升到疫情前的水平,則2021年的貿易增長率應達到20%左右,這與世貿組織4月份預測的樂觀前景一致。

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表示:「我們現在看到的貿易降幅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線希望,即全球貿易避免了本來可能更糟的局面。這確實是積極信息,但我們不能因此自滿。決策對於緩和當前疫情對產出和貿易的沖擊至關重要,它將繼續在決定經濟復蘇步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想讓產出和貿易在2021年強勁反彈,財政、貨幣和貿易政策都需要繼續朝著同一方向推動。」

 

來源:經濟日報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