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5個國家的外長或部長級官員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施泰納與會,會議發表了聯合聲明。

盡管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全球經濟低迷等不利因素影響,但「一帶一路」合作逆勢前行,對沿線國家投資合作保持增長。據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5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5.3億美元,同比增長16%,占同期總額的15.5%,較上年提升2.9個百分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469.8億美元,同比增長0.1%,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4.8%。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王義桅教授稱,疫情暴發以來,國際社會上唱衰「一帶一路」的聲音不斷,國內也不乏擔心。「擔憂主要是三個方面:中國經濟受到疫情沖擊,是否還有充足的資金向一帶一路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受到重創,是否會出現賴賬;逆全球化趨勢加劇、中美關系惡化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前景是否黯淡。」他指出,中國在此時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是對諸多疑慮進行的回應。

「中方發起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就是希望在這樣一個困難時刻,與合作夥伴一道,發出團結合作的共同聲音,堅定我們共建一帶一路的信心,增強各國合作戰勝疫情的信心。」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會上表示。

王毅指出,事實證明,疫情沒有逆轉「一帶一路」合作的勢頭,反而凸顯了「一帶一路」合作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經歷風雨,「一帶一路」合作的基礎必將更加牢固,動力必將更加充沛,前景必將更加廣闊。

在向會議發表的書面致辭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互利共贏。我們願同合作夥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蘇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義桅認為,過去「一帶一路」建設強調建設「五路」,即「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而在當前新冠疫情蔓延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特殊背景下,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蘇之路、增長之路」的提法,強調了側重點的轉變。「以前談到合作主要是指經濟合作、互利共贏,現在更多是強調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包括抗擊疫情、維護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推動經濟恢復等。」

堅持「多邊主義」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各國普遍認識到,這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然而,在最需要國際合作的時刻,美國卻推脫責任並進行「甩鍋」,其奉行的單邊主義給全球團結抗疫帶來阻礙。

習近平在書面致辭中指出,疫情給我們帶來一系列深刻啟示。各國命運緊密相連,人類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無論是應對疫情,還是恢復經濟,都要走團結合作之路,都應堅持多邊主義。促進互聯互通、堅持開放包容,是應對全球性危機和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疫情也給現有全球經貿格局和國際秩序帶來深遠影響。王毅在會上強調,「一帶一路」合作應當成為維護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堅力量。聯合聲明也提到,我們確認聯合國系統在促進和協調全球全面應對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的核心作用和成員國所做努力,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關鍵領導作用。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可金分析稱,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正面臨沖擊,中國在維護多邊主義、引領全球化發展時,應加快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其他多邊合作議程的協調。接下來,如何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國際舞臺上開展新的戰略協作,也將是一個重點。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以多種方式支持了發展中國家的抗疫,包括宣布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將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向77個有關發展中國家暫停債務償還、免除有關非洲國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對華無息貸款債務等。

趙可金稱,「一帶一路」很多項目進行到一半,還未形成自我成長的動力機制,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並沒有像一些西方國家所質疑的那樣,通過放貸制造「債務陷阱」,而是通過免除債務的方式,緩解非洲國家的債務危機,幫助非洲經濟的發展。

加快共建「健康絲綢之路」

王毅在會上強調,我們要加強公共衛生合作,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貢獻。我們要落實好去年高峰論壇聯合公報中關於加強衛生領域合作的承諾,分享抗疫經驗,合作推進抗疫物資的援助與供應,藥物、疫苗的研發生產,加快共建「健康絲綢之路」。我們要繼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協調全球疫情防控方面發揮領導作用,探討建立區域公共衛生應急聯絡機制,適時舉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高級別會議。我們也要像對待本國公民一樣照顧好對方的公民,為參與「一帶一路」和其他合作項目的人員及時提供醫療和安全保障。

中國已經向122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提供抗疫援助,向25個國家派出醫療隊,毫無保留同各國全面分享防控和診療經驗。中歐班列1-5月開行數量和發貨量同比上升28%和32%,累計運送防疫物資達12524噸,成為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

尼泊爾駐華公使Sushil Kumar Lamsal稱,疫情期間,尼泊爾與中國緊密合作抗擊疫情,中國向尼泊爾捐贈了口罩、試劑盒、防護服等急需的醫療物資。「我們通過陸路運送了相當多的醫療物資,包括從西安經過鐵路運輸到日喀則,然後再用卡車將物資運到尼泊爾。」據悉,5月下旬,中歐班列「西安至加德滿都」班列首次開行,約8天左右可從西安抵達加德滿都,與以往傳統汽車和海運相比,大幅縮短了運輸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表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促進了應對新冠疫情所需的支持和協作。菲律賓感謝中國的幫助,在中國政府的援助以及中資企業的捐助下,菲律賓獲得了檢測試劑盒以及防護服等急需的醫療物資,還得到來自福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的支持。菲律賓將繼續學習中國經驗,我們有信心共同度過這次危機。

趙可金表示,當前,「一帶一路」合作在向新的領域拓展,不再僅僅強調貿易、投資,而是更強調健康、民生,醫療衛生、人文交流成為合作重點。

推動經濟復蘇

在4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衰退程度遠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下滑。但IMF也預測,年底前,亞太地區一些國家尤其是中國的經濟將繼續增長,並能帶動世界經濟恢復正常。據報道,IMF發言人賴斯(Gerry Rice)6月18日稱,中國經濟正重拾動能,數據顯示,截至5月,中國投資和服務業的復蘇強於預期。

多國也期待中國經濟能夠成為拉動這些國家經濟復蘇的「火車頭」。疫情期間,中老鐵路曼邁一號隧道順利貫通,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取得重要進展,中孟帕德瑪大橋、柬埔寨雙燃料電廠等項目穩步推進,為各國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強支撐。

Sushil Kumar Lamsal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促進與中國之間的互聯互通、貿易與投資是尼泊爾的優先事項,特別是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的建設,有望擴大兩國經濟合作機會。兩國應充分利用彼此的能力和資源,如尼泊爾的自然和人力資源,中國的資本、技術和價值鏈,來促進兩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羅馬納稱,菲律賓「大建特建」計劃與「一帶一路」倡議可實現對接,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空間巨大。此外,兩國在經貿、人文、技術領域的合作也將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菲律賓願為實現「一帶一路」的宗旨和目標、實現成員國的互利共贏做出積極貢獻。

疫情危中有機,盡管令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但「一帶一路」數字化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對於華為、阿裏巴巴和騰訊等中國科技公司而言,「一帶一路」市場潛力巨大。絲綢之路協會(Silk Road Associate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en Simpfendorfer指出,中國成功運用AI等技術來識別和監測病毒攜帶者,可能會應用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泰國等正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國家。

王毅在會上強調,我們要開展創新合作,為全球可持續增長註入新的動力。創新就是生產力。要抓住此次疫情帶來的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加強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合作,加快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習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也提到,要共同拓展數字經濟、5G等新業態合作。過去西方的合作模式是,在欠發達地區推廣過時的技術。但在中國的幫助下,非洲以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望實現彎道超車。」王義桅說。

趙可金告訴記者,基於雲端、在線的數字經濟、數字治理大有可為,可成為「一帶一路」新的合作點。「中國自身的經濟復蘇本身就是對一帶一路的貢獻,可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他說,中國對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以及國內復工復產、醫療衛生體制的投資,將外溢到「一帶一路」,也將創造大量的機會。此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對世界經濟復蘇有望起到新的「引擎」作用,對「一帶一路」形成補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