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14日在京發佈了《邊疆藍皮書:中國邊疆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邊疆獲得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而我國邊疆的發展則需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以實現,邊疆地區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與周邊國際環境契合的重要空間,邊疆地區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抓手。

邊疆是中國通向世界的前沿地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連接線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後提出了關於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從合作空間上看,「一帶一路」倡議有一個不斷擴展的過程,最開始致力於建立中國與泛歐亞地區的合作空間,讓泛歐亞空間更加充滿合作的活力。「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合作指向主要是中亞和西亞地區,並經過俄羅斯聯邦和地中海地區通向歐洲和非洲北部地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指向主要是從中國東部和東南沿海出發,經印度洋通向歐洲,經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帶一路」倡議將東亞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緊密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泛歐亞合作的現代網絡體系。近年,「一帶一路」倡議在不斷擴大合作範圍,形成了升級版,即「一帶一路」已超越歐亞範圍,實施全球意義上的合作,是全球範圍的合作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綜合性的全球性的大區域合作方案,主要解決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更具體地說,是解決中國與世界的深度合作問題。而中國與世界的深度合作首先需要中國邊疆與周邊國際環境進行深度而全面的合作。因此,中國與世界深度合作就必然藉助中國的邊疆地區——中國的陸疆和海疆加以實現。可以明確地說,中國陸疆和海疆是中國通向世界的前沿地區,是「一帶一路」倡議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的重要契合線和連接線。中國沿邊9個省區是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實施融合發展及區域合作的重要接合部,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泛歐亞大陸相銜接的重要區域。而中國的海疆則是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向世界的重要契合線和紐帶。「一帶一路」倡議離不開中國邊疆地區。中國的邊疆地區在中國與世界的深度對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國需要藉助邊疆地區與周邊和泛周邊地區進行全方位的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中國陸疆和海疆的發展在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邊疆地區是對外聯通的最佳空間,是與周邊國家進行共商共建共享的銜接區域,是對外開放的樞紐地區。中國陸疆和海疆與周邊國家在實施「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新疆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中國的東北邊疆、北部邊疆也在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進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亞地區和南亞地區是中國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合作區域。而我國南部沿海的福建可發揮很大作用,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重要方向就是中國與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國家甚至是北冰洋國家和地區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尤其是與東盟國家的合作。「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在人文領域的交流。

「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需要從中國的周邊國際環境做起。崛起的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路徑是非常明確的,即「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存在兩面性,這表現在:合作與矛盾並存,利益契合與利益競爭並存,既有「中國機遇論」呼聲,也有「中國威脅論」噪聲。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先構建周邊地區命運共同體,這就需要通過發揮中國邊疆地區的優勢,充分與周邊國家進行區域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通過交流與合作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利益契合。

與周邊國家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是中國外交的重要優先方面,中國正在實施親誠惠容的政策,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拓展周邊外交,使之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和深入,中國邊疆所扮演的角色需要認真研究。「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邊疆獲得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而我國邊疆的發展則需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以實現。我國邊疆地區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與周邊國際環境契合的重要空間。

中國邊疆地區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抓手

藍皮書認為,中國邊疆地區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抓手。「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我國邊疆地區關系極為密切,尤其是其六條經濟合作走廊都需要通過中國邊疆地區走向國際。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與中蒙俄經濟走廊、朝鮮半島和泛東北亞地區的海上通道具有密切的關聯,是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重要區域。

俄羅斯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中俄《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本身就賦予了大歐亞空間合作的現實價值。2019年中俄《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明確宣布,中俄關系進入新時代。俄羅斯聯邦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支持俄羅斯和中亞等國家以歐亞經濟聯盟為載體所推動的一體化進程。中俄在着力加強「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相對接。中國還支持俄羅斯聯邦提出的關於建設大歐亞夥伴關系的倡議。這表明,中俄都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同大歐亞夥伴關系並行不悖,完全可以造福歐亞大陸人民。在這個大的框架下,中俄將加強兩國毗鄰地區的經濟合作,兩國毗鄰地區的企業將開展大豆等生產、加工、物流合作,全面落實《關於俄擴大大豆和豆製品輸華的合作規劃》《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及貝加爾地區農業發展規劃》。中俄還將深化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推動中俄黑河公路大橋和同江鐵路大橋的開通,加強兩國間跨境運輸合作。中俄黑龍江公路和鐵路大橋的通車必將推動兩國口岸全方位務實合作,這就要求兩國毗鄰地區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展開務實對接。此外,中俄北極可持續發展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兩國應擴大北極航道開發利用,共同建設北極地區基礎設施,繼續聯合開展極地科研合作。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要的前景。

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與蒙古國「草原之路」戰略對接,中國將華北、東北地區港口向蒙古國開放,使其能夠通過這些港口走向海洋。中國可以通過區域合作向蒙古國提供向東過境運輸便利,最為現實的是,在遼寧省向其開放港口。蒙古國可以藉助遼寧省沿岸港口實現其與亞太地區的經濟交流。中國與蒙古國共同建設二連浩特-紮門烏德跨境經濟合作區具有重要合作意義。只有這樣,蒙古國才能實現在亞太地區的深度經濟合作。中蒙俄正在積極加強區域合作,謀求「絲綢之路經濟帶」+「草原之路」+歐亞經濟聯盟,形成歐亞區域合作的大空間。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形成了《中蒙俄經濟走廊合作規劃綱要》《中蒙俄國際道路運輸發展政府間協定》等文件。中蒙俄三國合作可以比較完整地實現歐亞過境運輸通道的暢通。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與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關聯性和經濟合作的輻射性。不僅如此,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與8個國家接壤,區域經濟合作的地緣優勢十分明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有着密切的合作。哈薩克斯坦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首倡國。兩國需要落實《中哈2015~2020年毗鄰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建立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協調機制,形成中哈「物流機制」,進一步暢通中哈陸海聯運新型通道,引領哈薩克斯坦從歐亞內地走向海洋,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和「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中國還與其他中亞國家持續進行經濟合作,例如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同實施關於兩國毗鄰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15~2020年)。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構建離不開中國雲南和廣西兩省區的區域經濟合作。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從中國廣西南寧和雲南昆明出發,直至新加坡,由三條陸路和一條水路組成,即南寧和昆明分別至新加坡鐵路和昆明至緬甸皎漂鐵路,瀾滄江-湄公河的水上運輸。

東南亞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東盟-湄公河流域開放合作機制和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機制在區域合作中不斷發揮作用,中國也在逐步與其建立密切的關系。2015年,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形成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LMC),主要涉及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等,組建了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三位一體」的合作框架,在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跨境經濟交流、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大的方面加強合作。中國所設立的「兩優」貸款、產能合作專項貸款、優先使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設立瀾湄合作專項基金等舉措具有積極的合作促進作用。瀾湄地區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以及中小型合作項目建設需要得到更多的關註。

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的互聯互通取得很大進展,形成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立體綜合運輸體系和跨境多式聯運等物流體系,形成了能源、信息等跨境網絡體系,推進立體口岸基礎網絡建設,着力加強通關便利化制度體系建設。《中國-東盟交通戰略規劃》和《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是促進中國與東盟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重要法律文件。但是,還要看到,我國廣西北部灣港作為關鍵節點還有很大潛力,需要進一步挖掘。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機制,加強大湄公河次區域鐵路聯盟,共同推進中老緬泰的《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發展規劃》。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勢在必行,而中國西南邊疆——雲南和廣西應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昆明到老撾、越南、緬甸等國際高等級公路已經開通多條,起到了互聯互通的作用。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具有重要的區域合作意義,但這條走廊還需各當事方投入更多的精力加以推動。2019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了印度和尼泊爾,對中國與南亞區域合作起到了推動作用。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達成了幾項重要的共識和決定:第一,設立高級別經貿對話機制;第二,加強經濟發展戰略對接;第三,探討建立製造業夥伴關系,推動雙邊貿易平衡可持續增長;第四,同意拓展「中印+」合作,推進地區互聯互通建設;第五,推動各方盡早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第六,維護多邊主義和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2019年10月,習近平主席同尼泊爾國家領導人也達成了多項共識:第一,「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尼泊爾的「陸聯國」國策;第二,實施口岸、道路、鐵路、航空、通信等聯通工程,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第三,啟動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第四,加強貿易投資、災後重建、能源、旅遊四大領域合作。中尼「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互聯互通,有利於中尼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樞紐作用。

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與巴基斯坦聯手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六條走廊中進展最順利和最快的合作走廊。當然,中巴經濟走廊在建設進程中也有一些相關問題需要從學術的視角進行系統研究,尤其是相關的風險評估問題需要從多重視角進行分析。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