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2月18日電(記者 王豐)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00多名專家17日在深圳參加第四屆「數字絲路」國際會議,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監測指標選擇與示範,建立針對「一帶一路」的地球大數據信息匯聚與共享機制。

本次會議由「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DBAR)主辦。DBAR是一項由中國科學家發起、於2016年5月啟動的國際科學計劃,致力於推動以地球大數據服務「一帶一路」地區可持續發展。

DBAR主席、中科院院士郭華東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表主旨報告時說,DBAR計劃已提出利用地球大數據開展「一帶一路」研究的科學範式,實現了「展示+共享+在線分析」三位一體的地球大數據服務能力。DBAR將不斷搭建國際科技合作網絡,繼續加強地球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據共享和互利互惠,開發和推廣地球大數據應用服務,引領地球大數據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在16日召開的DBAR科學計劃工作會議上,來自20多個國家的80名專家經過討論,通過了「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評估方案,並決定據此共同開展相關案例研究工作。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