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來,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包括成立了以亞投行為代表的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強與現有多邊開發機構的合作以及創新金融交流合作機制和設立專項基金。「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建設不僅搭建了跨境投融資合作平台,還跟進設計了大量配套金融服務,包括代理行關系、銀團貸款、資金結算和清算、項目貸款、賬戶管理、風險管理等。

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一帶一路」建設進展第三方評估報告》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3-2018年的資金融通變化情況做出了定量分析,結果顯示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資金融通提升較為顯著,其中新加坡和阿聯酋在近六年當中一直是資金融通表現最佳的國家/地區,泰國和俄羅斯提升速度較快,文萊、塔吉克斯坦和緬甸則是2013年資金融通基礎極為薄弱、2018年時已有明顯改進的國家/地區。

中國一帶一路網推出資金融通系列報道,本期梳理匯總當前「一帶一路」雙多邊金融合作,看一看相關項目能夠獲得哪些投融資支持。

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

開發性金融不僅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的資金來源,更是一種用市場化方法實現國家戰略的金融合作和創新形態。目前,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以中國為主的多個國家和中資企業發起成立了兩家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投融資支持。

「一帶一路」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最新進展

(資料來源:劉衛東等,《「一帶一路」建設進展第三方評估報告》(2013~2018年),商務印書館)

2015年底成立的亞投行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成立首年,亞投行就為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緬甸、阿曼、阿塞拜疆7個亞洲國家的9個項目提供了17.3億美元貸款,撬動公共和私營部門資金125億美元。2017年亞投行會同世界銀行等6家多邊開發銀行,與中國政府共同簽署了《關於加強「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旨在加快推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信息交換、項目對接、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與亞投行各自使命有所區分,其成員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有一定重合度,雙方的目標都是用基礎設施建設撬動全球經濟增長,同時深化區域性經濟融合。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祝憲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所需資金很多,私營部門的參與度很高,這為新開發銀行在私人部門尋找業務提供了機會。

借助已有金融合作交流機制

沿線國家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較多元化,差異性較大,既有的雙邊、多邊、區域合作框架和平台達30余個,呈現出相互交織、多層次等特點,「一帶一路」範圍內,中國—東盟銀聯體、上合組織銀聯體、中國—中東歐銀聯體、中國—阿拉伯國家銀聯體、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等雙多邊金融合作機制穩步推進。通過參與雙多邊和區域性合作機制,加強了與相關國家的信息交流和溝通,促進了金融合作,推動了經濟金融發展。

多邊開發銀行是推動「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的重要力量,中國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進行了深入的合作。

首先,中國於2016年1月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有效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與歐洲投資計劃等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戰略順利對接;其次,中國財政部與亞投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6家多邊開發機構簽署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共同加大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的支持力度。

在上述框架下,中國財政部聯合多邊開發銀行將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該中心將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信息交換、項目對接、能力建設等方面的金融務實合作工作。

「一帶一路」雙多邊金融合作交流機制。

(資料來源:劉衛東等,《「一帶一路」建設進展第三方評估報告》(2013~2018年),商務印書館;新華網等)

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不斷加深,「銀聯體」成為適合地區特點的多領域、多樣化融資合作模式,為相關合作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促進成員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由中國工商銀行倡導建立了「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兩年中該機制由35個國家和地區的49個金融機構擴展到了55個國家和地區的89家金融機構,達成55個合作項目,金額已經達到了430億美元左右,在項目投融資合作、雙邊本幣融資、全球資產交易等9個領域取得階段性進展。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