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年前,2018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承諾:「中方願利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為各方提供氣象服務」。7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在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提出:「要共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發展航天合作,推動中國北鬥導航係統和氣象遙感衛星技術服務阿拉伯國家建設。」 9月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主持通過的《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再次提出:「中方願繼續為非洲國家提供風雲氣象衛星數據和產品以及必要的技術支持,繼續向非洲國家提供氣象和遙感應用設施和教育培訓援助,支持非洲氣象(天氣和氣候服務)戰略的實施,提升非洲國家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短短3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個國際場合做出要利用我國風雲氣象衛星遙感資料服務相關國家的承諾,盡顯大國領導海納百川、胸懷大氣的雄偉氣魄,表現出合作共贏、共享高科技成果的仁厚博愛之心。

百煉成鋼,鑄就風雲衛星國際鼎立地位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國發展氣象衛星事業50周年。50年來,風雲衛星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瞻遠矚,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提出發展風雲衛星,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更是對氣象衛星工作者的莫大鼓舞和激勵。

1969年1月,由於氣象防災減災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周恩來總理提出「應該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1988年9月7日,我國第一顆風雲一號A星成功發射,但由於姿態控制問題,只工作了39天便消失在茫茫太空。隨後,第二、三顆風雲衛星也以失敗告終。接二連三的失利,讓氣象工作者很是失落,但也更堅定了搞出自己業務化應用氣象衛星的決心。如今看來,盡管前期試驗衛星出現了挫折和失敗,但形成了人才隊伍,突破了關鍵技術,積累了寶貴經驗。

五十年風雨兼程。目前,我國一共發射了17顆風雲氣象衛星,現在軌運行7顆。經過長期努力,風雲衛星人排除困難,陸續解決了衛星壽命短、觀測數據不穩定、定標精度不高等問題,實現了長壽命、穩定可靠、全球獲取數據、高定標精度、全面定量應用的良好局面,極軌、靜止兩個係列氣象衛星均實現了更新換代。風雲四號A星成為國際上最先進的靜止氣象衛星,風雲三號D星是國內現有光譜通道數量最多的遙感衛星。

尤其是2018年,為響應習總書記號召,國家航天局與中國氣象局決定將原定於定位東經86.5度的風雲二號H星,西移至東經79度,可以更好地觀測西亞、非洲國家和地區的天氣狀況。

隨著風雲氣象衛星成功升級換代,衛星遙感資料質量顯著提高。在國際上,風雲衛星全面支撐「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國際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憲章機制值班衛星,為南亞台風、南美火災、非洲幹旱等提供數據和產品支撐,為相關國家提供定制化的台風、暴雨、沙塵、火災等精細化、業務化的重大氣象災害產品服務。

頂層設計,啟動國際用戶應急保障機制

正是基於風雲衛星的發展和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利用風雲氣象衛星遙感資料,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決策。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科學調研基礎上,中國氣象局組織一線科學家編制風雲氣象衛星服務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指導對相關國家遙感資料的應用與服務工作。同時,召開「風雲二號服務上合組織國家需求對接會」獲取相關國家實際需求,並組織國際知名專家來華,為風雲衛星「一帶一路」服務獻計獻策,提供戰略咨詢。

充分調研數據需求,指定國際應急服務對接聯係人,開發應急保障機制網站,編寫《風雲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服務描述》(FY_ESM)。目前,風雲衛星已為老撾、緬甸、伊朗、馬爾代夫、泰國、菲律賓、突尼斯等15個國家開通應急保障網站賬號。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征程上,風雲衛星正是腳踏實地的螺絲釘、觀天測雨的千裏眼。應急保障機制的建立與啟動,為風雲衛星有效服務相關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證。

融合信息,建立國際風雲衛星合作平台

至2018年底,使用風雲衛星數據的國家數量已增加至95個,除南極洲外,風雲衛星數據已服務於全球六大洲。風雲氣象衛星服務「一帶一路」工作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

為更好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們將按照步步為營、逐步推進的原則,每年面向一個重點區域,與相關國家合作開展適應性衛星遙感產品研發,產品集中在台風、暴雨、寒潮、強對流等天氣係統和植被、水情、火情、雪情等環境災害監測等方面,並逐步形成風雲衛星遙感國際服務規範和相應產品標準。與相關「一帶一路」國家協商獲取用於衛星遙感定量產品校正的陸面資料及觀測數據,形成遙感產品的質量檢驗和分級、應用和反饋、再改進機制。同時,還要與相關國家合作研發面向服務對象需求「雲+端」國際氣象衛星應用平台及數據獲取平台,並提供實時技術支持。

展望未來,將繼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決策,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以風雲氣象衛星服務「一帶一路」為帶動,不斷推進面向全球開放共享衛星資料和產品服務,為建設國際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體係、參與全球治理體係改革、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和智慧。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