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5月30日電(記者李濱彬)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香港特區政府的推動、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以及生物科技分析師、投資人、上市公司、指數的彙集,促使香港漸漸形成了生物科技投資生態圈,支持香港逐步發展為國際生物科技金融樞紐。
制度完善助力香港成為生物科技融資中心
5月28日至30日,香港交易所在香港舉辦生物科技周。在2018年舉辦首屆生物科技峰會的基礎上,此次港交所將峰會擴展成科技周,吸引了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全球科技界和金融界的多位翹楚,分享並探討生物科技相關的科學與創新發展以及投融資的前沿動態。
香港交易所2018年4月推出上市改革,為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公司打開融資新途徑。港交所介紹,過去一年已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7家未有收入,募集資金338億港元,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香港新上市制度是過去二十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目標是鼓勵創新,研發突破性產品,令生物科技生態圈發展得更蓬勃,同時為投資者和生物科技公司創造價值,以及提升香港作為生物科技中心的地位。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在29日的第二屆港交所生物科技峰會上表示,推動生物科技進程需要有適當和足夠的融資渠道,應理性評估生物科技公司的潛力和風險以使其達到合理估值,而香港是個再適合不過的地方。香港市場擁有高效透明的市場運作,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是全球發行人、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所信賴和尊重的國際金融市場。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加大生物科技產業的投入,為香港生物科技金融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過去兩年,特區政府除了投入大量資源外,更從多方面入手,匯聚相關領域的人才和營造一個蓬勃的生態環境。
香港為生物科技企業和資本搭建橋樑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峰會上表示,香港通過上市制度改革第一次把生物科技、投資和香港這三個關鍵詞聯繫在了一起。
「生物科技企業的發展普遍面臨研發和審批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的巨大挑戰,香港希望發揮資本市場的優勢,為它們雪中送炭,推動生物科技行業的大發展,也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機遇。」李小加說。
香港匯聚全球各類投資人,具備投資敏銳度。而香港越來越多創業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類投資進入生物科技領域,將有助於推動一批創新型生物科技企業的湧現,從而促進經濟升級。
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胡章宏表示,香港生物科技投資熱度漸顯。近幾年,他之前和現在的團隊以投資者、保薦人、承銷商和財務顧問等身份參與生物科技領域的投融資金額超過700多億港元。
「目前香港IPO優勢明顯,下一步香港可加大對存量上市公司在生物科技領域併購制度的進一步優化,結合IPO共同推動香港國際生物科技金融中心的形成。」胡章宏說。
內地市場和香港人才優勢提升香港生物科技金融樞紐競爭力
香港背靠內地,面向全球,內地產業轉型升級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香港成為國際生物科技金融樞紐提供了廣闊空間。
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辦公室聯合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內地生物醫藥行業的資本投入日漸活躍,行業亦加速整合。目前,內地已經初步形成以長三角、 珠三角、環渤海為中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香港的高校科研和人才優勢也為香港成為國際生科金融樞紐增加了競爭力和吸引力。
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峰會上表示,中國近年在科技改革方面進展迅速,但當前最需要的是吸引全球頂尖的專家和人才,並研究如何繼續提升專家和學生的質量。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主任楊夢甦介紹,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是香港的一大優勢,香港成為很多國際科技人才的生活工作首選地。目前很多內地的考察團到香港高校尋求合作,希望在香港設立研發機構。而香港生物科技金融生態的發展也為生物科技的學生提供了更多機遇。
「我的很多博士生畢業后選擇創業,還有些會去金融機構做行業分析師,目前生物醫學的學生有了更多選擇。」楊夢甦說。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