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低碳投資合作國際研討會12 月8 日在北京和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與會專家聚焦中國—東盟綠色低碳投資合作,研究綠色投資潛力、挖掘綠色創新技術、強調綠色低碳合作共贏的可實踐性,為開拓中國—東盟低碳投資合作新局面貢獻力量。
中國-東盟低碳投資潛力巨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表示,中國始終秉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十年來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局性變化。中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兩年來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也呈增長態勢,為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蘇偉建議,深化中國與東盟低碳投資合作,一是要堅持機制性交流研討;二是要加強推進綠色項目務實合作;三是要強化綠色金融支持保障。
“我們初步分析,每年能源轉型、綠色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融合這三大領域,投資潛力能夠達到9 萬億元,也就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六分之一。”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強調,在複雜的經濟形勢下,經濟增長需要大量投資,其中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是投資的重要領域,要保證按照綠色低碳的要求去投資。
把握能源轉型契機下的重點方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劉瓊表示,中國在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未來中國在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還將持續做好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加強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二是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尤其是氫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是大力推進節能和提效;四是持續推進綠色科技革命;五是積极參与國際能源合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長王仲穎指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任務是建立新型電力系統,而中國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在于新能源的發展,即風電和光電的發展。以未來發展趨勢來看,風光投資規模將非常可觀,因此需要更大的市場規模來支撐新能源市場的產業發展。在新能源領域,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合作最重要的原則是實現共贏。
激發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的投資活力
國家電投集團廣西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長江表示,國家電投集團在東盟的投資實踐中,着眼于長期的戰略發展,設定了1000 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目標。在東盟投資可再生能源方面一直重視三方面工作:一是低碳發展人才的培養;二是組建面向東盟的綠色低碳研究院;三是積极參与國家層面的各種清潔能源合作。
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徐涵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建在新能源領域的業務發展十分迅速。東盟國家可再生能源的資源較為豐富,新能源的發展也得到了東盟國家政府的支持。因此,東盟地區的新能源開發有巨大的潛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最近幾年,中國電建在東盟地區參与了數十個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其中包括東南亞最大的光伏電站、東南亞最大的陸上風電站和海上風電站等。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趙加凡表示,中投公司在國際綠色低碳投資過程中遇到一些挑戰,如ESG 的框架標準尚缺國際統一體系,能源轉型和新能源技術待完善帶來的風險,綠色投資領域的商業模式仍待創新等。
趙加凡介紹,公司在非公開市場的投資布局囊括了化石能源轉型、電力供給清潔化、交通電氣化、非電碳中和技術以及能源數字化等。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綠色金融合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表示,近幾年,能源轉型投資活動的增長幅度超過兩位數。目前,從全球,尤其是中國,90%還是通過銀行體系提供資金服務的,資本市場的支持力度相對薄弱。“今後的一個工作重點,就是怎麼把綠色投資的項目轉化成可以市場化的綠色資產,以綠色資產的定價產生溢價,拉動資本市場進入。”劉鋒說。
中國—東盟低碳投資合作國際研討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東盟能源中心、能源基金會共同主辦。來自中國、東
盟和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等東盟成員國的能源、生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研究機構、
金融機構、企業等逾150 人蔘會。

 

 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