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正悄然邁向都市圈時代,同城化浪潮奔湧。過去一年,廣東不斷加快都市圈建設步伐,衆多新老城市組合在區域競合新賽道上奮力角逐,成爲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加速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
2020年5月,《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幹措施》發佈,廣東規劃的五大都市圈——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正式揭開面紗。
規劃建設五大都市圈,是廣東按照中央頂層設計,順應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的一次探索。早在2019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培育“都市圈”上升到國家層面。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爲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爲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業內專家認爲,規劃建設都市圈,能夠更加有效發揮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與周邊城市更加高效規劃軌道交通、通信網絡、戶籍管理、教育醫療等資源分佈,有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隨着五大都市圈規劃出爐,廣東各地內部合作也愈加頻繁。
發力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成爲廣東建設五大都市圈的“先手棋”。
一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批複發佈,深圳多條地鐵延伸至東莞、惠州;《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將共建廣州地鐵28號線、佛山地鐵4號線等14條跨市軌道和增佛高速等29條道路;粵東城際鐵路三個項目同時啓動招標,承擔起汕潮揭三市主城區與高鐵站、潮汕機場之間的快速連接功能,汕潮揭都市圈邁出堅實一步;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動工建設,茂湛高速擴建項目建設快速……各大都市圈成員一體化發展明顯加快。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有專家指出,GDP並非都市圈規劃的唯一考量因素,更需要考慮人口規模、角色定位以及協調發展。五大都市圈,正如人手五指,長短不同,功能各異,隻有用力並攏,才能打出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拳。
做強都市圈中心,打造區域核心引擎,各地頻出實招,全力塑造經濟增長“領頭羊”。湛茂陽三市首次召開聯席會議,探討三地整合優勢、協同發展、串珠成鏈,共同研究攜手共建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西翼新機制,打造湛茂陽都市區沿海城市帶、産業集聚帶、濱海旅遊帶;2020年12月28日,潮汕環線高速公路通車,標志著汕頭、潮州、揭陽三市“1小時生活圈”即將到來;珠海加快培育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設備爲重點的五大千億級産業集群,聚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經濟新引擎。
藉助城軌、路網建設以及産業園區共建,廣清一體化“戰果連連”、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一日千裏”、汕頭和湛江省域副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在區域引擎帶動下,廣東以珠三角城市群爲引領、五大都市圈協調發展的“一群五圈”城市發展格局逐漸成型,一幅城鄉互補、深度融合畫卷徐徐展開。(南方日報記者 高靜甯 朱紫強)
年度案例
廣清一體化按下“加速鍵”
2020年11月30日,廣清城際正式開通運營,首日客流量即突破1萬人次。
“兒子在廣州工作,以前自駕或是坐大巴經常塞車,廣清城軌通車以後,全家往返廣清兩地就更方便了。”清遠市民許女士高興地說。
廣清城際採取公交化運營,最高速度200公裏/小時,清城站至花都站大站停單程旅行時間約16分鍾。家住廣州花都的王小姐在清遠市區上班,每周需兩地奔波,體驗廣清城際後讓她很滿意,“票價不算貴,速度也快,非常方便”。
10年前,廣佛地鐵助力廣佛同城駛入快車道,2019年底,廣佛地鐵已發展到日均客流量54萬人次,以千燈湖、龍溪大道爲節點的“黃金走廊”已經形成。
如今,200公裏時速的城際軌道極大拉近廣清時空距離,清遠正從“廣州後花園”變爲“廣州北”,成爲承接廣州乃至珠三角産業拓展的首選地。
廣清城際開通是廣清交通一體化發展的縮影。清遠磁懸浮專線已在2020年9月份鋪軌,未來將銜接廣清城際;廣清永高鐵納入《粵港澳大灣區鐵路(城際)建設規劃》;廣清地鐵抓緊規劃;廣清大道南延線等項目加快推進。
廣清兩市聯合印發的《高質量推進廣清一體化發展工作方案》以及《深化廣清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文件都明確提出,“把清遠作爲廣州的一部分”“將清遠當成‘廣州北’來規劃建設”,統籌考慮産業、交通、生活等要素,形成更緊密的廣清一體化格局。
在産業上,廣清雙城聯動愈加頻繁。“我們場地選在清遠,與廣州開發區內企業合作,利用現有標準廠房等快速導入公共衛生應急産業相關企業,能有效補齊全省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調配、生産、科研能力方面的短闆。”省公共衛生應急物資産業園項目負責人說。
圍繞“灣區所向,廣州所需,清遠所能”,清遠大力實施“廣州總部、清遠基地”“廣州總裝、清遠配套”“廣州研發、清遠製造”合作模式,廣清正共同打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全産業鏈集群。
越來越多企業“用腳投票”,來到清遠謀求更大發展空間,“廣清一體化”正實現“珠三角的區位、清遠的成本、廣州的服務”。
2020年5月28日,廣清産業園與弘亞數控、城市礦産2個項目簽約,計劃總投資約22億元,預計達産産值47億元。作爲廣清合作的重要載體,2020年上半年,廣清産業園實現工業總産值逆勢同比增長62.3%。
從交通到産業,從人員交往到資金流通,“廣清一體化”正不斷加力升溫、提檔升級。
深汕合作區“起飛”
日前,深汕特別合作區深汕大道東南側,貨車齊列、彩旗飄揚,深汕人民醫院正式開工。醫院首期規劃床位800張,定位爲醫教研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並將以甲等爲建設目標,打造成爲粵東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區域醫學中心。
這是深汕合作區改革開放再出發,以點帶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爲全國首個特別合作區,深汕合作區肩負着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先行探路的重大使命。
從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汕尾海豐劃定468.3平方公裏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到2018年12月16日揭牌正式成爲深圳第“10+1”區,這座産業新城上演高質量發展蝶變。
最新數據顯示,深汕合作區常住人口已達13萬人,而在兩年前轄區常住人口還不足6萬人。
深汕灣機械人小鎮是深汕合作區緻力打造的全國最大機械人小鎮,已納入深圳市人工智能産業示範區和三大人工智能産業集聚區之一。截至目前,小鎮已引進哈工大機械人集團、清華i-Space孵化器項目、京東數字科技、華睿豐盛、三寶等25家實體機械人企業和2個戰略平台企業。
最新統計,深汕合作區已供地産業項目96個(88個來自深圳),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年産值985億元、預計年稅收約70.3億元。
除了高端産業集聚,城市配套也“突飛猛進”——
優質教育資源加速流入,凸顯合作區高標準規劃建設的高起點定位。2020年9月1日,深汕合作區首個對標深圳標準的學校——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深汕西中心學校迎來首批140名學生,未來將設置54個教學班、提供2520個學位;由深圳統一規劃建設4個較大地塊的高中園,其中一個就安置在深汕合作區;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適宜對口的高教資源都已落戶。
爲實現“住有宜居”,深汕合作區正構建“雙六十”人才保障體系,在全區住房供應總量中,公共住房的用地面積、建設面積佔比都將確保達到60%。未來三年,深汕合作區將規劃建設8萬多套人才安居房和公共租賃房。
時速350公裏的廣汕高鐵正在加快建設中,有望於2023年3月通車,實現50分鍾到廣州。深汕高鐵於2020年12月31日開工,建成通車後,深汕合作區到深圳市中心隻需半個小時。
“我們將聚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通過政策貫通、交通互通、資金融通、人才暢通、民心相通,加速深汕合作區與深圳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粵東沿海經濟帶新中心、深圳自主創新拓展區和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産耀東表示。
汕頭湛江領跑“東西兩翼”
2020年10月30日,在汕頭招商局港口廣澳港區7號泊位,伴隨汽笛聲響徹雲霄,一個標箱穩穩吊裝至貨輪,標志著汕頭招商局港口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標箱。
廣澳港區所在地濠江區,承載汕頭臨港産業的騰飛夢。數據顯示,2020年1至8月,汕頭濠江固投增速9.8%,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速1.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3%,排名均位列汕頭區縣第一。
面向“十四五”,已過不惑之年的汕頭特區提出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積極推動汕潮揭都市圈發展。
發展,從産業落筆。汕頭通過做大做強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文旅産業、現代農業4個新興支柱産業,爲發展插上騰飛翅膀。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汕頭82個重點産業項目完成投資超151億元,7大重點産業片區建設持續推進,20個戰略性産業集群加快建設。
隨着2021年第三屆亞青會舉辦權花落鮀城,汕頭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和重點交通項目加速推進,城市發展能級邁向新台階。瀋海、汕昆、甬莞、揭惠4條高速已通車運營,在建和規劃新建5條高速;汕頭大學東校區暨亞青會場館一期、二期已完成60%,三期開工建設;華僑曆史文化博覽街區完成升級改造,十個“最美僑村”建設穩步推進,全力打造“百千萬”華僑華人經濟文化活動品牌。
面向未來,汕頭一方面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能級,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徑,建設新型智慧之城;另一方面全力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啓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抓好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在廣東西海岸,做大核心城市發展量級成爲同題作文。
日前,國務院批複同意設立湛江綜合保稅區,這是粵西首個綜合保稅區。截至目前,保稅區共有擬入區項目16個,總投資額約107.87億元,預計全部項目建成投産後年進出口值達589.81億元,年繳稅收約28.58億元。
這塊規劃用地面積2.09平方公裏的區域,將成爲湛江布局省域副中心城市棋盤的重要一子,通過政策支持與招商引資,將進一步增強湛江輻射粵西地區能力,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南自貿島建設。
錨定二〇三五遠景目標,基於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湛江攜手茂名、陽江推動三市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現代産業發展互融互濟、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全力打造區域經濟中心。2020年,湛茂陽三市簽署《協同推進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西翼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湛茂兩市簽署《空港經濟區框架協議》,一緻同意以輪流主辦的形式,定期召開三市聯席會議,掀開三地同城化新篇章。(南方日報記者 譚超 陶清清 韓安東)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